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一般发病缓慢,高血压患者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或是有轻微的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高血压表面上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引发心血管、脑血管和肾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当治疗不当时可能会病变成为较为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高血压并发症。
1
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
高血压病引起的血管病理改变初期主要是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的功能改变,逐渐发展下去导致小动脉血管内膜下玻璃样变、小动脉血管管腔变狭窄,最后发生血管壁纤维的坏死,产生动脉硬化从而使许多脏器血液供应减少而发生病变,其中尤以心、脑、肾的损害为重。高血压对人体血管的这种损伤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缓慢发展才形成的,起初往往没有症状,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等出现症状了,就已经很严重了,这种严重的动脉硬化很难逆转。
2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伤
心脏象泵一样,血压是靠心脏舒张收缩,将血打到血管里后,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产生的压力形成的。高血压早期心脏无明显改变,但长期动脉压力增加,特别是舒张压升高,导致左室射血时负荷加重,逐渐发生左心室代偿性肥厚,心肌肥厚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发生早搏等,病人会感到心慌。进一步发展导致心脏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
高血压引发脑部疾病
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4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表现为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等上升,以及蛋白尿、血尿和水肿。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5
如何防治高血压
一、掌握血压变化规律
高血压患者血压一天之内也是有波动的,掌握血压变化的规律,才能正确认识高血压和指导用药。所以,高血压患者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身血压变化规律,然后需根据血压变化和降压药物作用的高峰时间,规律服用药物,并且在血压高峰时间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不宜过度劳累、不做剧烈运动。
二、坚持吃药
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何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就能降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很多高血压患者不能坚持服药,总是在服药后血压下降了就错误的认为病好了,不再吃药,不久后血压又再次上升时才继续服用。这种总是断断续续毫无章法的服药方法对治疗高血压不但没用甚至还会让血压波动幅度更大,致使动脉硬化和其他脏器(如心、肾、脑)的损害更大。
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在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遵医嘱坚持终身服药,并且在平时注意控制血压,减少大幅波动。
三、对药物副作用有正确认识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降至正常后不愿意吃药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有副作用,不能长期服药。
不可否认,无论哪种降压药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大多数降压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极低的,且症状轻微、可耐受。
对比来看降压药带给人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副作用,而且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种类很多,医生肯定会根据你的病情选择最适合你的降压药物。
全国独家剂型医保目录产品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一线推荐用药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一线推荐用药
大连美创药业
西尼地平软胶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