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早起的鸟儿”还是“夜猫子”?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旗下《营养研究进展》刊载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与早睡早起者比,晚睡晚起型“夜猫子”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
日本相川健康诊所的研究者发现,如果在午夜之后才睡觉,相对于在午夜之前睡觉的人来说,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熬夜是如何影响心脏的?
不正常的睡眠节奏会影响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交感/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可以提高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提高心率、升高血压、扩张气管、增大瞳孔等。副交感神经负责维持机体在一般状态下的很多生理功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促进胃肠蠕动等。
熬夜的时候,人体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长此以往心脏负担增加,自体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各种心脏疾病的风险也就增加了
熬夜后心脏“突突”跳?
很多人熬夜后都有“心脏突突跳”的经历,而且频繁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是心脏的求救信号。“心脏突突跳”的症状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如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律失常。
如果熬夜后心脏持续或偶尔的“突突跳”,说明已经有些疾病找上门了!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经常熬夜的都市打工人,该如何保护心脏?
一些人对心脏的“突突跳”不敏感,总觉得是正常现象;还有一部分心脏病症状不是直接反应在心脏上,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出现喉咙发紧、恶心、食欲减退、牙痛等,但是此时心率早有变化。家里可常备几款可穿戴式医疗器械,如十二导联智能心电衣,随时随地采集身体电信号,通过绑定的APP实时查看自己的心电数据,由中国医学科医院的专家团队出具24小时Holter报告。发现心脏异常情况后及时就医,对可能发生的心血管疾病及时干预,减少恶心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