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dquo2双唑草腈颗粒剂r

国内“2%双唑草腈颗粒剂”用于水稻田除草的研究进展2%双唑草腈颗粒除草剂在我国已经获得登记,使用效果如何呢?我们根据公开的资料、论文进行了汇编。本文较长,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仅阅读概述部分。一、概述双唑草腈是一类PPO抑制型水稻田除草剂,德国专利,后在日本广泛使用于水稻除草,年2%双唑草腈颗粒剂在我国首次获得登记。多项研究表明,双唑草腈除草活性高,速效性好,除草谱广,可有效防治水稻田多种杂草,对于后茬作物无影响。文献记载,在日本列为杀稗草除草剂首位;并有水稻移栽同步使用双唑草腈的记录。徐篷等在江苏省泰州的试验表明,在水稻机插秧12天后使用g/亩2%双唑草腈颗粒剂一次施药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相关试验表明,在水稻播后苗前或1叶期施用,其在‘南粳’(粳稻)、‘K两优10’(杂交稻)和稗草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大于4,对水稻安全。试验结果表明:2%双唑草腈GR对双季水稻田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后茬作物安全。在江苏省13个地区杂草危害比较严重的水稻机插秧田进行示范验证结果表明,2%双唑草腈颗粒剂ga.i./公顷对机插秧水稻安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耳叶水苋、鸭舌草、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高于90%,在机插秧稻田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接下来,根据公开的文献,介绍研究进展。二、水稻田除草剂双唑草腈合成的研究进展(1)双唑草腈(Pyraclonil)是一类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型水稻田除草剂,具有吡唑并吡啶环的新颖独特结构。该除草剂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年申请专利(WO),年转让给日本农用品化学公司Kyoyu进行商业开发,年在日本获得登记,年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年其在全世界水稻田除草剂市场排行第六,年中国企业的97%双唑草腈原药和2%双唑草腈颗粒剂在我国首次获得登记。作用机理: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生长抑制,叶绿素降解,原卟啉Ⅸ积累,膜降解产生短链碳氢化合物。近年报道,五氟磺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类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稻田稗草抗药性的日趋严重,双唑草腈对于治理和缓解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和五氟磺草胺的抗性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且研究表明双唑草腈对耐磺酰脲类除草剂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双唑草腈除草活性高,速效性好,除草谱广,可有效防治水稻田多种杂草,对于后茬作物无影响,极大可能成为我国稻田除草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参考文献[1]朱双圆,郭婷婷,谭绍英,郭朋,黄军海.水稻田除草剂双唑草腈合成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45(05):1-5.三、水稻田用除草剂双唑草腈(pyraclonil)的研发及其应用普及(2)概述:双唑草腈(pyraclonil)为水稻田用除草剂,年其在日本耕种面积达.7万公顷的水稻田应用面积比为38.4%,达61.3万公顷,为杀稗草除草剂首位。特性:测试表明,双唑草腈具有非常迅速的效果,处理后3~7d,杂草即呈现枯萎症状;之后,发现因干枯在10~14d死亡。以稗草和黄瓜进行生化试验发现,该药剂属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估计杂草根部和叶基部为该剂的主要吸收部位。总结:(日本)目前已有7家公司参与双唑草腈的混配制剂研究除了配方开发外,还进行了应用开发,如水田移栽时同时处理、无人飞机喷施、灌水口处理等,并发现该药剂对藻类亦有效。近几年来,在日本双唑草腈的使用面积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年其使用面积为0.万公顷,年9.7万公顷,年33.5万公顷,年48.8万公顷,年56.6万公顷,到年达61.3万公顷。可以深信,双唑草腈将会继续发展成为一个用于水稻田的销售额上亿美元的大型除草剂品种。参考文献[2]张一宾.水稻田用除草剂双唑草腈(pyraclonil)的研发及其应用普及[J].世界农药,,36(06):1-3.四、2%双唑草腈颗粒剂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3)机插秧水稻秧苗小、栽植株行距宽,田间杂草发生种类多、数量大、发生期长,杂草危害严重,而田间草害防控多套用传统人工插秧栽培除草方案,除草成本高、效益低,制约着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推广应用。目前,机插秧稻田杂草化学防除多采用“两封一补”的模式,即在水稻插秧前第一次封闭与水稻插秧后10~15d第二次封闭相结合为主,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视田间杂草状况予以补施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化学除草技术。为了明确双唑草腈在我国水稻田的应用技术,本试验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双唑草腈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田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区城东镇联发村。该田块为麦稻轮作田,前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田间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中壤土,pH值7.50,有机质含量18.19g/kg,含N量1.37g/kg,有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年6月18日机械化移栽4叶期南粳(粳稻),行距25cm,株距13.2cm,密度为2万穴/m2,每穴6~7株,基本秧苗12万~14万株/m2。田间杂草以稗属杂草、千金子、耳叶水苋、鸭舌草、鳢肠、丁香蓼等杂草为主,异型莎草、陌上菜、马唐、碎米莎草等杂草零星发生。2%双唑草腈GRg/m2在机插秧水稻移栽后12d撒施处理对机插秧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鳢肠、一年生莎草等杂草的株数和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0%,优于常规2次封闭对照药剂处理,且对水稻安全。2%双唑草腈GRg/m2一次撒施用药可有效控制机插秧稻田杂草,施药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减少了施药次数、降低了除草的人工成本,具有节本减药的综合效益,在机插秧稻田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3]徐蓬,王红春,吴佳文,肖慰祖,汪亚雄,娄远来.2%双唑草腈颗粒剂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J].杂草学报,,34(03):45-49.五、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4)概述:双畔草腈(pyraclonil)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发现的具有吡唑并吡啶环结构的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PPO被抑制后,破坏细胞成分,造成细胞渗漏、光合作用受阻,细胞与细胞器干枯并迅速解体,最终导致植物死亡。双唑草腈对水稻、环境安全,残效期适中,对后荏作物无影响。1.8%双唑草腈GR对稻田主要杂草的生物活性测定、对水稻的选择性指数测定均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进行。在杂草出苗前、1叶期和2叶期以有效成分g/公顷的剂量撤施1.8%双唑草腈颗粒剂对水稻田常见杂草稗草、鸭舌草、耳叶水苋和异型莎草的鲜重抑制率均在92%以上,药后3d杂草表现叶片干枯、黄化、僵苗等中毒症状其见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药剂25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在水稻播后苗前或1叶期施用,其在‘南粳’(粳稻)、‘K两优10’(杂交稻)和稗草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大于4,对水稻安全。播后苗前和1叶期施用的安全性优于2叶期。参考文献[4]徐蓬,吴佳文,王红春,汪亚雄,田子华,娄远来.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J].植物保护,,43(05):-.六、双唑草腈对双季水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后茬作物的影响(5)在大田测定了双唑草腈单剂及其与苄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和扑草净混用对双季稻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为双唑草腈在双季水稻田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试验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试验田冬季为空闲田,2017年、2018年种植早晚双季稻,秸秆全量还田,土壤类型为水稻土,pH5.42。早晚双季稻品种分别为‘优Ⅰ2058’和‘黄花粘’,种植密度约为30万穴/hm2,每穴2~3株,基本秧苗约200万株/hm2。试验药剂:2%双唑草腈颗粒剂(GR),施药时间及方法,于移栽后6d(早稻4月25日,晚稻7月27日),将供试药剂与细土按30Kg/公顷混匀,再与氯化钾Kg/hm2和尿素Kg/公顷混合后撒施。施药后缺水补水,只灌不排,任其自然落干,其他按正常田间管理进行。结果表明:2%双唑草腈GR对双季水稻田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g/hm2处理药后30、45d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效均在87%以上,低剂量g/hm2处理药后30、45d对双季水稻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防效均在75%以上。2%双唑草腈GR、、和g/公顷处理对后茬作物小白菜、马铃薯、小麦、紫云英和冬季油菜生长安全。2%双唑草腈GR以、g/公顷分别与苄嘧磺隆或五氟磺草胺混用,药后30、45d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均在93%以上,显著优于2%双唑草腈GR相应浓度的单剂处理,其中2%双唑草腈GRg/公顷+10%苄嘧磺隆WP30g/公顷混用可以达到2%双唑草腈GRg/公顷处理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单独施用50%扑草净WPg/公顷对双季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其与2%双唑草腈GR混用后防效显著提高,但对水稻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综上,双唑草腈及其与苄嘧磺隆、五氟磺草胺混用对双季水稻安全,可在双季水稻田推广应用。参考文献[5]张月,贾浩然,李卫,李保同,石绪根,汤丽梅.双唑草腈对双季水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后茬作物的影响[J].植物保护,,46(01):-.七、水稻田除草剂双唑草腈应用技术研究(6)稻田杂草危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稻田杂草防控以化学防除为主,本文以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类除草剂双唑草腈为对象,通过室内生测研究双唑草腈对稻田主要杂草的生物活性及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示范验证其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明确水稻田双唑草腈的应用技术。研究结果如下: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水稻安全性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了双唑草腈除草活性及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安全性。双唑草腈有效成分~g/公顷处理后3天,杂草表现出叶片干枯、黄化、僵苗等中毒症状,见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药剂五氟磺草胺,药后18天对0叶期、1叶期和2叶期稻田常见杂草稗、耳叶水苋、鸭舌草、雨久花、野慈姑和异型莎草的鲜重抑制率均高于92%,对0叶期和1叶期稻稗的鲜重抑制率高于85%。直播水稻播后苗前、1叶期和2叶期施用双唑草腈48.6~.6ga.i./公顷,玉珍香(籼稻)表现较敏感,对“玉珍香”(籼稻)不安全,播后苗前或1叶期施用,双唑草腈在水稻[‘南粳’(粳稻)、‘K两优10’(杂交稻)]和稗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大于4,对’南粳’和‘K两优10’水稻安全;在移栽水稻4叶期和6叶期施用双唑草腈在”南粳”、‘K两优10’和’玉珍香’和稗间的选择性指数均高于4,对三种类型水稻都安全。双唑草腈颗粒剂对机插秧稻田杂草防效及水稻安全性的田间小区试验以2%双唑草腈颗粒剂(GR)为供试药剂,田间小区试验验证双唑草腈对机插秧稻田杂草防效及水稻安全性。结果表明:机插秧水稻移栽后12天施药,处理45天后2%双唑草腈GR~ga.i./公顷撒施处理对机插秧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株数和鲜重防效均高于91%;优于常规两次封闭施药处理(移栽前3天50%苯噻·苄WPga.i./公顷毒土撒施,移栽后12天50%丙·苄WPga.i./公顷毒土撒施),且对水稻安全。水稻移栽后12天2%双唑草腈GRga.i./公顷撒施处理一次用药可有效控制机插秧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对水稻安全。双唑草腈颗粒剂对机插秧稻田杂草防效及水稻安全性的示范验证年在苏州市张家港、无锡市宜兴、常州市金坛、南京市六合区、南通市如皋、扬州江都、泰州市兴化、泰州红旗农场、淮安市洪泽、淮安市涟水、盐城市方强农场、盐城市阜宁县、连云港市赣榆13个地区杂草危害比较严重的水稻机插秧田进行示范验证。结果表明,2%双唑草腈颗粒剂ga.i./hmm2对机插秧水稻安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耳叶水苋、鸭舌草、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高于90%,在机插秧稻田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参考文献[6]徐蓬.水稻田除草剂双唑草腈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备注:a.i.是availableingredient的简称,常用ga.i.表示有效成分用量克数,如ga.i./公顷表示克/公顷有效成分用量,一般文献中涉及农药等物质有效成分就会用这个单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