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心脏停跳6天,10岁女孩能活下来

心脏停跳6天还能活下来吗?

唯一的“活路”是心脏移植,

能及时找到可以移植的心脏吗?

虽然千难万难,

10岁女孩熙熙(化名)如此幸运,

活了下来!

十岁女孩突然“暴心”

5月27日,10岁的女孩熙熙突感胸闷、气促,很快又发生了呕吐和低热,她的父母赶紧把她送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就诊。

接诊医生立刻给她做了检查,心电图结果表明这是一个严重心肌炎患儿,熙熙第一时间被收治进了儿童重症监护室。

心脏超声、核磁共振、实验室检查……天啊!这个漂亮的小女孩遇到的极有可能是心肌炎中死亡率最高的杀手——暴发性心肌炎(医学界俗称“暴心”)!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内,熙熙的病情变化充分印证了医生们的判断,各类检查指标快速恶化,心律失常愈加严重,心脏即将“罢工”。医院立即启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维持孩子的血液循环与供氧,同时等待心功能的恢复。

孰料,就在医护人员刚刚松了口气的时候,熙熙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尽管靠着ECMO仍能维系生命,但是熙熙的心脏却再也不能重新搏动。

一天、二天、三天……整整六天,“停摆”的心脏依旧复工无望,糟糕的现状一点点蚕食着医护人员和孩子父母对于心脏重新搏动的希望。

停跳的心脏还能复工吗?

医院请来了心脏移医院专家进行了共同会诊:虽然熙熙已经使用了一周多的ECMO技术,但是心室肌仍然肥厚、水肿,没有消退的迹象,这意味着将来的预后会很差;由于ECMO支持的抗凝治疗干扰了机体的凝血功能,孩子已经开始出现上肢末梢血运障碍(指端青紫等),再拖延下去可能会发生坏死,严重时可能造成截肢的后果……

会诊的结果,各路专家们汇总出一致的结论——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是目前状况下唯一能够挽救熙熙生命的“活路”。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儿中心的心血管、危重症医学、影像诊断、麻醉、护理等多个学科围绕着心脏移植紧急开展了多轮讨论与推演,并形成相关报告……最终,医院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获批开展心脏移植。

千里之外找到供体

然而,即便对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这样一个全国先心病年手术量最大,有着最强儿童心血管团队的医疗机构,儿童心脏移植依然是一条难度极大的崎岖之路。

一方面,儿童心脏供体极少,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很难等到合适的脏器;另一方面,患儿年龄小,手术难度会很大。眼看着熙熙日趋虚弱,医院的专家们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消息从“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传来:熙熙匹配到了合适的心脏!消息得到了确认之后,各路专家开始进入备战状态。

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5位医生组成的“取心”团队立即赶赴天津。按照心脏移植的常规标准,“供心”一旦离开捐献者胸腔,必须在6小时内移植入受者体内,一场生死时速的战斗就此展开。

6月3日下午3:30,取心手术在天津市紧张开展,经过低温保存,“供心”由绿色通道快速登上飞机。航班于当日傍晚抵达上海,在上海机场、救护转运等多方协作下,“供心”于晚上6:45被送进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手术室。

“换心手术”初战告捷

夜晚的手术室灯火通明,医院的2位心脏移植外科专家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等多学科合作的专家团队,严阵以待,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供心”在经过进一步清洗、称重、裁剪之后,移植手术开始。医院的顶尖专家团队屏气凝神,配合默契,无论是血管的吻合,还是恢复供血循环,每一个细节都在考验着医务人员的技术、耐心与合作精神。

深夜十点半,在术中辅助两小时后,熙熙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电子屏幕上传来了熙熙的心跳声!又过了两个小时,熙熙有了自主心跳!

自此,熙熙停跳的心脏重新“活”过来了。

挺过危难,重获“心”生

6月4日凌晨,术后的熙熙被转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层流正压隔离病房,医院立即为她实施持续性血液净化。

在精准的血流动力学指导下,监护医师们对其进行了个体化的病程管理,为其提供抗感染、抗排异、强营养等治疗支持;同时定期组织心脏移植专家、护理专家进行多方会诊。

在各方的精心照护下,熙熙实现了术后呼吸机的撤离,体力正在逐渐恢复中。

熙熙的康复之路还在继续,

她将继续接受

抗排异治疗以及必要的心理疏导……

祝愿这个坚强的女孩早日康复!

编辑:姜天瑶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邮箱:pdxinwench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8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