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遵义成功进行,47

3月1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医院内进行了一场换心手术。13岁的余庆县敖溪镇少年刘兵的家属把他的双肾、心脏、肺及眼角膜捐献了给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刘兵的心脏在被摘除后2小时内换到了47岁的患者魏某身体内,当心脏在魏某体内鲜活的开始跳动的那一刻开始,就标志着这场心脏移植手术成功了。这台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市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也是全省首例。

今年13岁的刘兵,本是余庆县熬溪中学初一的一名学生,3月9号早上当刘兵在学校宿舍准备去上厕所时,突然昏迷不醒,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刘医院进行救治。随后,在家务农的医院。由于病情较重,当天下午,刘兵被转到了遵医附院急诊科进行抢救。随后,经过抢救无效后,刘兵被宣布为脑死亡。悲痛之余,刘兵的父母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无偿捐献儿子所有能用的器官。刘兵父亲刘华春说:“我们希望孩子的器官能够帮助别人,而且这些器官的存活,让我们能够感觉到孩子还活在这个世界,他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从刘兵身上获取的4个大器官和2例眼角膜,让6名患者重获新生或重见光明。

受体魏先生今年47岁,患心脏瓣膜疾病。6年前进行过心脏瓣膜移植手术,但近期情况恶劣。3月1日,魏先生因心慌气促、全身水肿入院,而此次离他上一次入院才过了一周。医院和魏先生自己都知道情况相当不乐观,因为魏先生会反反复复因为心慌气促和水肿入院,要治好,只有心脏移植这一个途径。若不移植,他的生命最多还能维持一年,而活着的期间也会因为病痛备受折磨。所以,魏先生及家人同意并渴望心脏移植。经过比对,刘兵与魏先生的血型、身高要求、体重等各项指标比对后都非常的匹配。“供体身高,体重62公斤;受体身高,体重55公斤。”心外科主任刘达兴表示,两者如此匹配,不得不说这是他们之间的缘分。

经过全院各科室的协调和精心准备,15日下午14:10分,手术开始了。

由于心脏缺血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当时摘取供体心脏只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经过紧张的缝合后2个小时内,完成了整个心脏的移植过程。刘达兴主任说:“从技术层面来说,心脏移植手术并不是最难的手术,但有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就是出血。”因为心脏的吻合口足足有5个,得缝合成千上万针,而且要求一次性缝合到位,这就要求在缝合时对技术要求非常的精细,进针出针得非常平顺精密,加之心脏部位的组织非常薄弱,还要求缝合时对拉线的助手力度要求也很高,重了容易撕裂,松了线不紧,这些都会导致缝合不到位而引发出血。所以这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十分高。因此当彻底拆除体外循环机,看到那颗健康的心脏在魏先生体内再次跳动起来的时候,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台手术做了近8个小时,直到晚上10点,手术顺利完成,10点10分,安全返回心血管外科ICU。

目前为止病人恢复良好,情况稳定,已经能开口说话,但也不能粗心大意。怕他发热,怕他有排异反应,这些都要严密监视。

3月15日对于在遵医附院成功完成我省第一例心脏移植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为他带来新生的则是无私的器官捐献者和遵医附院由院长梁贵友教授和刘达兴教授为核心的心血管外科心脏移植团队。它不仅仅体现了我们医生的医技高超,更体现了我们社会上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