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医院心内二科

他怀揣从医梦想,本科、硕士、博士,他在行医求学的路上坚持不懈。他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在就医时多一份希望;他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医学科研事业再进一步。从治病救人到科学研究,他的梦想一直向“医”而行。医院心脏诊疗部副主任——宋兆峰,坚守内心梦想,自己的全心努力和满心服务,去拯救和温暖患者的心脏,一路为“医”坚持。

呕心沥血只为“心潮澎湃”

医生,是宋兆峰心中十分欣赏职业。对于一个立志于从事医学事业的人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绝不是自谦,而是一种必然和责任。踏入医学的大门,“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美好的誓言让宋兆峰心潮澎湃,而这也注定了此生他将为患者的“怦然心动”而不遗余力。

年,宋兆峰本科毕业医院工作。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就业工作后,宋兆峰一直用优秀的标杆严格要求自己。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深入临床不久,宋兆峰就对心内科情有独钟,心内科工作很有挑战性、而且需要医生时时更新掌握前沿知识,为此宋兆峰决定再次“回炉锻造”。他用六年的时间一气呵成,硕士、博士一齐拿下。一时间,宋兆峰成为同事和朋友眼中的争相艳羡的对象。

然而,优秀从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努力。宋兆峰在准备考研期间坚持白天保质保量完成临床工作,夜里按时轮流值夜班,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挤时间学习。他回忆,准备考研时妻子正是怀孕期间,孩子满月时自己要去上研究生了。而读博回来后没两年,宋兆峰又选择了去新疆,在新疆喀什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在家庭最需要人的时候,宋兆峰不仅没有周到地照顾妻子和孩子,相反的却是一家人全力支持他。“当时去上研究生时孩子刚满月,等我6年后博士毕业回家,孩子已经该上小学了,医院的一名医生,她既要上班还要带孩子确实很辛苦,父母也从老家赶来帮忙照顾家,正是全家人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支持成为我在行医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宋兆峰说。

潜心科研攀登医学制高点

学成归来后,宋兆峰把六年深造的所见所闻灵活运用到了临床实践当中。宋兆峰在杜波主任的带领下,结合博士期间所学,不断深入掌握和钻研超声心动图技术。多年来,他对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良好疗效,擅长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危症、主动脉夹层、顽固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抢救治疗。一步步,宋兆峰成长为科室的中流砥柱。

宋兆峰表示,疾病发展快速、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必须献身临床、乐于钻研才不会落伍。六年的深造开阔了宋兆峰的眼界,让他的科研水平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他先后主持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多项,以第二位研究者参与国家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获泰安市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家及国际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收录2篇,最高影响因子6.),主编著作2部,并在年获得泰山医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许多人认为,医生看好病就行了,做科研就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宋兆峰认为,作为一个医生如果一点科研思路都没有,一点科研也不会做,那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因为,科研是从临床当中来到临床当中去,做科研可以启发很多临床思路,而在临床当中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素材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临床和科研是不分家的,他么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不然医学不会发展。”宋兆峰说。

真心诚意成为患者忠实伙伴

医生是一份工作,而患者是自己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人。从医多年来,宋兆峰用义无反顾的奉献和真心诚意的服务,成为了患者在对抗疾病道路上最忠实的伙伴。

医生只有苦尽,患者才能甘来。宋兆峰过硬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受到了患者们的认可。心内科的患者多为年纪较大的老人,甚至都是反反复复住院的“常客”。而宋兆峰就是众多新老病号赖以信任的伙伴,“宋医生性格沉稳、医术高明、很有责任心,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无论是住院还是回家吃药,我还是最信宋医生,有事我就给他打电话,他都会很耐心地解答。”提起宋医生,病房内的患者总有说不完的话。

宋兆峰和病人之间关系很是融洽,他认为,医生和患者不是敌人,大家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相同的。仔细想想,医生和患者才应该是最坚实的伙伴,是站在同一个战线上的共同抗击病魔的朋友。“只要你认真负责地为患者尽心尽力了,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把他们装在心里,患者就会认可我们信赖我们。”宋兆峰深情地说。

对宋兆峰来说,遗憾的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及时陪伴。而他爱岗敬业、不断追求、严以律己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印在了孩子的心中,以他为榜样,如他般优秀。而令宋兆峰满足的是,作为一名医生他努力了、尽心了,他无愧于工作,无愧于信赖他的患者,无愧于医生这一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一路走来,他勇往直前,向医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