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4月1日,香港中环笼罩在蒙蒙细雨中。18点41分,张国荣选择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辉煌而波折的一生。
张国荣在生命最后一刻,用寥寥五十余字,表达了抑郁症发作时的痛苦:“Depression(沮丧、抑郁)。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那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多年后,哥哥身边的亲人接受采访时也向记者坦言,张国荣生前与抑郁症战斗数载,病情先后几番加剧,所承受的痛苦简直为常人无法体会。抑郁症正悄无声息蔓延于我们之间抑郁症并不是仅仅属于一小部分人。年2月,医院黄悦勤教授等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12个月内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上述报告对患者群体的调查分析还显示,中国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4.2%,明显高于男性(3.0%);50-64岁年龄段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最高,为4.1%;农村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3.7%,略高于城市人群(3.4%)。一项针对我国30-79岁成年人抑郁的研究显示,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上,认知症状、自责自罪和自杀观念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症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80.81%、78.18%和56.51%;躯体症状群则以体重改变、睡眠紊乱和精力丧失较为常见,出现概率分别为99.91%、83.60%和81.59%。抑郁症具体的临床表现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称之为“三低症状”。很多人面对“三低”症状时总是不能及时分辨,认为是长期劳累导致,所以错过最佳就诊时机。因此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及时观察自己的情况,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抑郁症具体的临床表现有:1.心境低落是患者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大多数时候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部分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典型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3.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4.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地抑制。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可达木僵状态。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5.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主诉可涉及各脏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最为多见,而以早醒最具有特征性。抑郁症如何诊断?抑郁情绪≠抑郁症。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但不是所有抑郁情绪都是抑郁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情况是不是抑郁症?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指标体系来参考,再提示一下,这个只能参考,要想诊断抑郁症,必须由精神科医生来!01抑郁持续时间正常的情绪抑郁,往往有因可循。持续时间不长,时过境迁,便从抑郁中解脱。例如一个人丢了钱包,一段时间内总是抑郁不欢的,还会对人诉说失落经过。过了几天,逐渐“想开了”,情绪逐渐开朗,心中阴霾驱散,笑容重现。而抑郁症患者就不是这样了。他们的抑郁情绪往往跟情境关系不太大,在钱包失窃前,就已有抑郁情绪。丢失钱包会让他们的症状进一步恶化,尽管丢失钱款并不多,且事情发生后已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可是抑郁症状却始终不见消退。02抑郁程度正常的情绪抑郁程度较轻,一般也就心情不好,或者短期内出现哭泣等行为,但除此之外,工作学习基本正常,也没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抑郁程度较重,往往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胃纳差,睡眠不好,晨重暮轻,几乎不能工作和学习,有消极厌世的言行,还可有自我责备和性功能减退。03危险行为有些时候,虽然时间短,但是出现了自伤,自杀的危险行为,那么都要考虑抑郁症的诊断,医院接受治疗,避免危险后果的发生。既不要把抑郁症当作思想问题不予以重视,也不要“见风就是雨”,把单纯的情绪抑郁视为抑郁症。当出现情绪抑郁,又不能自我判断是否患抑郁症时怎么办?最简单也是最正确的办法,就是去寻求专业人员——精神专业医生,来获得帮助。寒冰总会融化、春天终将来到。我们应该好好活着,更加积极、更加坚强,慢慢成熟、慢慢老去,永远不放弃生的希望。end
为您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