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科普什么是心搏骤停

  当心脏停止有效收缩并停止供血时,就会发生心脏停搏。心搏骤停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有多种原因的综合征。

  心脏停搏的患者在几秒钟内就会失去意识,而不可逆的脑损伤通常会在几分钟内发生,有时甚至更短。此外,心脏停止跳动后不久,自发呼吸随之停止(心肺骤停),在某些情况下,先发生呼吸停止(原发性呼吸停止),之后不久心脏活动也停止了。患者反应丧失、呼吸困难或窒息、无大动脉(如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用听诊器听不到心音,血压也测不到,发绀(蓝灰色)、四肢厥冷。如果大脑严重缺氧,瞳孔固定并散大,可能出现抽搐。当发现心搏骤停时,必须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不得耽误。

心肺复苏(CPR)指南

1.拨打急救电话

2.在胸骨上开始人工胸外按压,每分钟~次

3.对一般成年人进行至少5cm幅度的人工按压

4.所有的急救人员都应该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直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到达,否则患者病情将会被延误

5.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可能除胸外按压外还会考虑开放气道,并以30∶2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每次呼吸大约1s)

心搏骤停的临床病因

任何类型器质性心脏病都有发生心搏骤停的可能,如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等。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传承科学追求卓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6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