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最怕寒半数患者一小时内死亡艾灸预

去年同期,台湾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时突然晕倒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因是心源性猝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因为心脏功能丧失引起的突发性死亡,好发于30-40岁的男性!心脏最怕寒冷,冬天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几乎提高了20%。

心脏在中医的地位—君主之官!

在中医里面,心脏的地位同样尊崇,为“君主之官“,是五脏之首,居于最高位,主导了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心脏和经脉相连,形成密闭系统,加上心脏不停地搏动,才有了血液的循环运转,才有营养物质的持续输送,生生不息,提供我们生命的动力。

冬天必须养好自己的心

为什么这么强调?你看看心的功能就知道了:

①心主血脉中医学认为,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脉搏的跳动,例如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等可触及。中医切脉看病,也是通过触摸脉搏的状态,了解人体的状态,以及全身气血运行的情况。

②心藏神,主神志

中医学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高深的表现,它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所以神是非常重要的,就拿人的情绪来说,就属于神的一部分,而人一半的病,和情绪几乎都有关,可见心对健康多么重要。心健康,精神才会振作,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③心在液为汗

汗和心脏有何关系?中医认为,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由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

所谓汗血同源,而心主血液,汗等于是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它的健康与心脏密切相关。

④心开窍于舌指舌为心的外候。而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而痛;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神志异常则舌强不灵活,舌卷、失语、语謇。心有病变,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来。

⑤养生先养心

中医强调养心,想要养好生,预防各种疾病,那么就要养好心。养心就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养心就是在养神,养血,拥有健康的心脏,生命才有活力!

养心第一穴,预防、治病两不误

养心不需要太多穴位,这个穴位是例外,养心都要用到它,它就是内关穴。

内关穴出自《灵枢·经脉》,是心包经常用的腧穴。内关穴内的意思是内脏,关之出入要地,对内脏尤其是心脏有很好的刺激效果,可以保护内脏不被打扰。所以内关穴具有宽胸宁神、和胃止痛、除烦闷的作用。多用于心烦、心慌心悸、心绞痛、胸闷、胸肋痛、冠心病、失眠、胃肠神经症等,拿来按摩艾灸均有大用。

艾灸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该穴的2-3厘米高处,熏烤10—20分钟。一周休息1-3天,具体以自身感觉为依据,觉得舒服、灸后没有异常反应,可适当延长时间,循序渐进,以不上火为判断依据。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6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