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早搏到底是什么

过早搏动[1]简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室性等)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临床表现

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心慌等。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临床意义[2]

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大约60%有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并可能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吸烟、饮酒与咖啡均可诱发房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也可见于健康人,可由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等诱发,但更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药物及电解质紊乱也是室性期前收缩的常见原因。偶发期前收缩或发生多年而无其他表现者大多无重要意义。

分类

按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

房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1

P波提前出现,其后可有或无QRS波;

2

PR间期长于0.12s;

3

P波形态大多与窦性P波不同,可根据其形态分析房早的起源点;

4

P波后的QRS波形态可为正常或增宽,后者是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

房性早搏二联律

(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房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1

心电图上的P波与QRS波分别为交界区发放冲动向心房或心室传导引起,故P波与QRS波之间无传导与被传导的关系,P波可在QRS波之前、之后或埋藏在QRS波之中;

2

交界区早搏向心房或心室均可发生隐匿性传导;

3

若P波为逆行性,即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PR间期0.12s;

4

QRS波形态可为正常或增宽,后者是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

室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1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期前无相关P波。PR间期≥0.12s;

2

QRS波后偶见逆行P波。

室性早搏二联律

(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与室性期前收缩鉴别:

1)房性早搏有相关P波,而后者没有;

2)房性早搏起始向量一般与窦性激动相同,而室性与窦性激动不同;

3)房性早搏常伴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性一般代偿间歇完全。

参考文献:

[1]贾忠伟.心电图解读——第4讲各种早搏心电图[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32(7):16-18.

[2]王肖龙,胡伟国.心电图读图进阶教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35-45;-.

图片来源:王肖龙胡伟国.心电图读图进阶教程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