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经文如此,历来被奉为金科玉律。诚然,心之阴阳两虚,脉道不利是为良方,故又有复脉汤之美名。脉来缓,时一直复来者是为结,止有定数是为代。代脉因脏气虚衰,致使严重心律不齐,多是危证,故代脉不常见,而结脉可见于多种病症而导致的心脏早搏,不寻求病机,套用炙甘草汤是东施效颦。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阴盛则结”。陈修园说“结似偶停无定数,代因不返即更端;共传代主元阳竭,还识结成郁气干”,这个郁气所赅者广,食积、气、血、湿、痰、火六郁之邪皆可致气郁而使脉来见结,仲景所说“阴盛”是为常,与促脉因“阳盛”对待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气血逆乱,宫城动荡,心主不安,节律紊乱,多为他脏有疾所致,去除所结之因,即可拨乱返正,还心律之齐。举一例可见一斑。
某女,五十五岁,素有咳嗽吐痰之宿疾,诊断就是慢性支气管炎了。遇天气变化,遭非时之寒,即可感冒而痼疾发。随着年纪的增大,咳痰喘息有加外,还多了个心脏跳动不安的问题,常欲按胸而护心。心电显示频发性室性早搏,还怀疑冠心病可能,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打针输液消炎是常有的事,偶然登门求诊。脉来缓滑,十至内总有三五次歇止,是为结脉,其实是心脏节律不齐,多跳了三五次,而脉搏波未显现然,是做了无用功了。舌淡苔腻,喉中痰鸣,咽痒气冲不已,肺中痰饮作怪。取麻杏二三汤为底方,用麻黄10克、杏仁15克、茯苓3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加葶苈子15克、桑白皮10克以泻肺脏之满,桂枝30克合甘草为桂枝甘草汤以通心脏之阳,茯苓多用也为宁心止悸。一日一剂,药尽五付,咳嗽咽痒吐痰症状消失大半,脉来三十几至偶可见一止,原方不变,再进五剂,改原来日一剂三服为二日一剂,日二服。这个病人首诊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这几年来,偶犯感冒,咳嗽复发时即可见到结脉,只是没有原来严重而已,轻微至感觉不到心中悸动,服几剂药即可解决问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