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后,我安全感缺失情绪焦虑

  初三的时候,升学考试的压力导致我失眠,当时年纪还小想得也少,妈妈带我吃中药调理了一段时间就好了。   初中的失眠哦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参与工作第二年,为了一个无法完成的人去,我连梦里都出现了Excel表格。我开始出现焦虑、失眠、心慌早搏等症状。那段时间我开淘宝店、工作,还进修着一个学位,可能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那一次我也是看的中医,医生跟我说,“你为什么要让自己事事如此完美呢,少做一点让自己轻松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医院大哭起来,好像把所有的压力都释放出来了。那时候症状不是很重,加上医生的安慰,后来生活工作也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我的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发生过一些事映射到我后来的思维和状态。我童年时期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她帮我万事周到,冬天衣服也比别人穿得多,就是为了防止我有意外,会生病。(我的母亲在我40多岁的时候也得了焦虑症,不过她现在已经完全好了),不管是遗传还是思维方式的影响,父母对我的过度保护,会造成一种安全感的依赖。后来我十岁左右父母离异,近十年的辛苦生活,让我的安全感骤然缺失。在成长过程中,我只觉得自己胆子比别人小,我怕黑,怕坐电梯、飞机,不敢搭乘“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停下”的交通工具,怕生病,一点小病也可联想到很多很多。因为成长经历导致我很没有安全感,完美主义的性格又让我瞻前顾后,事事思虑过多,最后引起了焦虑。   去年上半年,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我开始失眠发冷发热、心慌心悸、呼吸难受等等,躯体症状让我很难受很难受。我是互联网行业的,也就是传说中猝死比较多的行业,每次听到这种新闻,总是往自己头上联想,我的症状更加严重。因为严重失眠,白天在上班很辛苦了,就在家休息了一个月。没办法,去了精神卫生中心,医生给我开了药,一开始我吃了一段时间,但是害怕副作用什么的,就没再吃。因为我的母亲有过这样的经历,经验比较丰富,她带我去找老中医调理。   我这次通过中药调理,加上心态的调节和自我训练,取得了比较快的效果。现在我已经好很多了。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到更多的人。   我在治疗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1、好的心理医生比较少,要看缘分,他们最大的效果是能听你的倾诉,安慰效应。排除非常严重的躯体症状之外,大部分药品、检查报告、亲友的安慰、心理咨询,都是让你好过些,自己的念头一转就能稍微舒服点,可转眼间念头又转回来,又难受了。去医院检查过没事,会好过些,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怀疑其他东西去了。就是这样反复,去找安慰,去克制自己的不安全感,才是焦虑最棘手的地方吧。   2、个人觉得,不要完全依赖药物,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可以把它作为后备手段,调剂手段,适当的加以运用。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聚集起勇气去面对。有症状的时候很痛苦,带着症状去生活更痛苦,但药不是止痛片,一直吃着药就不痛,但伤口还在那里,不去从根本上看,它很难好,越是在意越难好。   3、我发作的时候,深呼吸几次,拼命揉捏自己的手臂穴位之类十分钟后,症状开始减轻。坦然地面对自己所有的症状,你越坦然,它来得越少,因为它觉得没意思了。   4、抽一个小时左右或者多一些的时间,去发展一个爱好,每天去做。比如写字,画画,刺绣,弹琴,看书,打坐冥想(刚开始可能静不下心)。日复一日的做,能把安静变成一种习惯,也能在无形中转移注意力,去到你的爱好之上,减少胡思乱想的时间。   5、除了静心训练,运动康复可以说是更为关键和重要的。这运动说的不仅仅是跑步,瑜伽这类,还包括做家务,拖地洗碗买菜做饭等等,不要感觉自己是个病人就什么都不做,那样会让你更加废上家废,久而久之,连自己是谁有什么使命都会忘记,完全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悲情之中,那样就不好了。   希望所有的患者朋友们,都能朝着康复大道奔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12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