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老年人出现心悸、心慌、早搏怎么办?
在春季,家里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要多加小心,因为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随时把药备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那么,为什么春季易发心脑血管疾病呢?有什么内在的原因会导致的心脑血管患者容易在春季发病呢?我们又该怎么预防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个一个的讲解这些问题。我们先说春季易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之中,春季和秋季的气温变化往往比较剧烈,一般春季由寒变暖,秋季由热变寒。这种气温的剧烈变化过程,往往反反复复。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身强体健,适应能力强。而年老体弱的患者,对于这种剧烈反复的气温变化,身体的适应能力弱,因此,随着这种季节变化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情况就会大大的增加。
今年的北京,经历了一个暖冬,本来立春一过,有些地方的枝头已经能见到零星的小花了。可是,突然来了一场倒春寒,把本来要开的花又给憋了回去。
在春季,树木的营养由根部上传,沿着树干传到枝头,化作一朵朵灿烂的花朵。这其中包含着生物的繁衍和传播的使命,但是这种生命的使命会受到季节和温度的双重影响。
在春季,人体之内同样孕育着这种生命的变化。中医认为随着春季的到来,人体少阳之气(肝胆之气)生发,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修养之后,又焕发出新生机。
因此《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那么,黄帝内经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黄帝内经》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春季,自然界的生物发陈出新,天地之间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
人体的少阳之气,是中医的特有名词,指的是人体的肝胆之气,人体的肝胆主人体的生殖、繁衍。少阳之气是人体肾脏所藏的精气转化成的阳气。因此,肝胆之气的生发,对于年轻人来讲可以焕发生机。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讲,肾精本就不足,春季少阳之气生发,往往使肾中精气更加匮乏。
这其中,再加上春季气候变化的寒热往来,反反复复的因素。老年人就更容易被风寒邪气侵袭。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年轻人被风寒侵袭,顶多是发生感冒而已,但老年人就不同了,一旦被风寒邪气侵袭,往往就高血压犯了,糖尿病控制不住了,心脏病发作了。
那么,在春季,老年患者疾病发作,中医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在春季,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或者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突然发病,首先要观察是不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
如果患者在春季之前,患者病情稳定。进入春季之后出现头晕,恶心,头痛,心慌,心跳快,心悸不安等症状,另外再有口苦、咽干,舌边两侧发红等一系列症状。就可以考虑是感受风寒导致感冒症状。老年患者虽然感受了风寒,但有很多患者,不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
那么,遇到这种症状,怎么办呢?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剂: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主治外感风寒,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小柴胡汤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之功效。
关于小柴胡汤主治的症状,这里面有一个生僻词,邪犯少阳证,和我们上面讲的少阳之气是同一个少阳,这里我一并解释一下。
《伤寒论》中提到的少阳,指的是足少阳胆经,这里我们可以简称为胆经。胆经属于脏腑中的胆所属的一条经,这条经的起点为眼角外侧的瞳子髎穴,沿着人体的肢体两侧下行至腿部外侧,直到足四趾的足窍阴穴止。
足少阳胆经主人体春季的生发之气,如果一个人春季感受风寒邪气的侵袭,就容易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的症状。中医称这一系列症状表现为小柴胡汤证。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是不是小柴胡汤证呢?
一个最直接的办法,看舌象。小柴胡汤证(少阳证)的舌象是舌体整体微红,舌两边颜色明显发红,舌体中心水滑。这是肝胆有热,胃部水湿的症状表现。
遇到上述症状或者舌象,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往往吃完药之后,出一点汗,风寒邪气被发散出去,心慌和心悸和早搏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但是,这里也需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病情危重,还是不要擅自用药,医院治疗才是最适合的选择。
本课图片中有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您能认出这些草药吗?您在野外见过这些草药吗?欢迎大家在群内一起学习讨论。
课程讲到这里,就有朋友问了,小柴胡汤的配方都有什么药味呢?
方剂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法半夏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个。
另外,这里告诉大家,现在吃小柴胡汤不用这么麻烦,小柴胡汤已经有中成药了,中成药的名字叫小柴胡颗粒,各大药店都有销售,需要用药直接去药店买就可以了。
只是眼前有个特殊情况,就是疫情期间,小柴胡颗粒有可能被列为禁售药。因为小柴胡有明确的治感冒作用,提醒大家买药,用药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好的,本次课程到此结束,订阅汶东老师更多课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