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勇
医院
医技党总支
检验科党支部
检验科主管技师
医院创新发展
读博士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其实我觉得在脑海中出现读博这个选项之时,说明心中其实对读博是有所期待的。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一路非常顺利地走到硕士,如果不走到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最高点,不去看看最终的结果,是真的心有不甘。最后决定读博,是我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挑战学业高峰,完成自己“学优则万物优”的梦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助力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01
应时而生应运而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充分彰显出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牵住创新“牛鼻子”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医院发展,我院也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制定了建设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将医疗和科研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对青年医生来讲,提高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的医学科研和创新发展,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们青年医生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的新机遇,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洪流、医院发展的步伐,要围绕临床的方向来做科研,而读博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同时,医院积极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年出台了攻读博士的政策文件,在读博期间除享受全日制博士在学校的各种奖励政策,医院还给保留一年工资及福利待遇,给我们青年医师一个良好的成长成材环境,让我更加坚定了考博的信心。因此,医院政策刚一公布,我就参加了当年的博士生考试,并顺利考上了东南大学的博士。
02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读博虽好,也确实很不容易,要面对海量的科研压力,一路要过"专业学习关"、“文献开题关”、“科研实践关”、“论文写作关”等。就拿我来说,因硕士我读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对基础的科学研究接触很少,基本可以说是科研零基础,而博士要求必须做基础实验,刚进实验室那会儿,简直就是个科研小白。
在入学的前半年时间是我读博最艰难的一段时光,除了查文献找课题思路外,其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各种实验技术上,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沈传陆教授,他从最基本实验技术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并给了我持之以恒做科研的信心。
举个例子,为了把细胞养好,我每天至少要处理20瓶不同种类的细胞,分析这些细胞所需的最佳培养条件。在不断的努力下,我的科研慢慢步入正轨,导师又教会了我课题设计、细胞通路研究等,慢慢地在阅读文献和实验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路,再把质粒构建、细胞转染、慢病毒载体构建、稳转株制备、免疫荧光操作、共聚焦显微镜使用、动物实验等技术融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为返院工作申请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
厚积薄发硕果累累
在读博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不断坚持、不断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收获,加班加点完成SCI4篇,影响因子分别是7.1,6.,6.,5.;摘要一篇,影响因子18.分,让我提前半医院苗圃重点项目。年9医院报到后,正赶上省卫生健康委和科技厅项目的申报,就迅速付诸行动,每天晚上写申报书并反复修改,最终成功申请到了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共建项目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让我有了做科研的成就感。
通过自己的读博实践,让我具有严谨性的科研思维、申请课题的能力和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读博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成为专家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体系,验证自己的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工作的良好习惯,这是最大的无形资产,让我受益终身。
读博的目标就如同星辰大海,指引着我不断前进,最后感谢院领导的鼎力支持,感谢导师沈传陆教授的悉心教授,感谢检验科盛家和主任、许青霞主任的关怀帮助,感谢检验科各位老师的理解和帮助,感谢家人做我最大的后盾,让我顺利毕业并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以致用、发挥专长,医院发展步伐,坚持创新探索、遵循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