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观点,删减导致影片在国内口碑遭遇滑铁卢,但是抛开删减的镜头,本片也依然是一部优秀、精良的续集作品。
观影前如果没看过《普罗米修斯》或是忘得差不多了,建议好好补一遍。
昨天晚上也就是6月6日,《异形:契约》在国内22个城市开启了38场超前点映,之所以是38场是因为今年是初代《异形》上映的38周年。好莱坞大片全片提前10天点映,也算是破了一个纪录。
贱亮很荣幸,所在的城市有IMAX和杜比影院的两个场次,我先是买了一张杜比的,后来微博中奖中了两张IMAX的,转送给了同事,因为之前就知道IMAX锁座是3-6排,结果真的最后同事坐在了第三排……惨绝人寰……
这个杜比影院的动态视听走廊还是可以的
这里必须要说一下为什么要点映。之前在国外也经常有影片进行小范围点映,主要原因是有些奖项有上映规模的要求,而片方希望能够在获奖之后再大规模上映,所以会进行小规模点映。
而最近国内的点映则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的考量。尤其是最近一两个月,几乎每周都至少有一部超A级的好莱坞大片上映,每一部影片能够占据排片优势的时间也就一周(《摔跤吧爸爸》算是特例)。提前几天进行一定场次的点映,能够提前将影片口碑炒热,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神奇女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异形:契约》的档期其实很尴尬,前有《神奇女侠》和《新木乃伊》的余威,而后面是一个票房怪兽《变形金刚5》,前有狼后有虎,所以片方提前10天点映的做法看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注意!点映的是为了让影片的好口碑在社交网络发酵,前提是“好口碑”!如果能够预见到口碑不好,你这么玩,就是找死,这就好比女方在相亲见面之前就把素颜照发给了对方……
所以我个人认为,20世纪福斯在中国负责这次点映的相关工作人员可能会成为全球异形粉丝的罪人!具体原因后面再说。
《金刚狼3》删除了15分钟,但是毕竟还是有好多情怀粉在里面,而且本身电影主打的也不是血腥场面,所以福斯自宫15分钟这事至少在表面看起来还能忍。然而《异形》系列最大的看点就是异形,就是异形从人体中“破茧而出”的画面,结果所有的“出场”画面全部剪掉,异形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正面镜头,简直不知道看什么,而且《异形:契约》这种做法最后的结果是很明显能够预测到的。如果让20世纪福斯这种投机取巧的公司在国内收获理想的票房,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片方自制的“大陆特供版”,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个镜头根本不看不到
另外这部影片的片方自我阉割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金刚狼3》当初删减是为了能够尽快与北美同步上映,但是《异形:契约》已经比北美晚了很久,为什么就不能让广电那些人自己去提意见修改呢?一来甩锅方便,二来兴许负责审查的人尺度放宽了呢?难道《异星觉醒》的上映就没给片方一些信心?而且这种片既然晚了就晚了,国内这两年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好很多了,网上已有资源很难影响到院线票房了。更何况这种特效大片该去电影院还是要去的呀。
要知道《异形:契约》是号称系列最血腥的一部,然而6分钟的删减,完全将影片删成了一部几乎是老少咸宜的作品,目测中国版在北美的分级也就是PG-13,简直不知道看什么。之前一直有种说法《异星觉醒》是“低配版异形”,我在之前的文章就是极力反对的。果然现在来看,《异形:契约》是“低配版卡尔文”才是正确的解读。同样是R级电影,《异星觉醒》的体验完爆《异形:契约》,当然大法哥伦比亚在影片宣传的策略也值得商榷。
当然这里我要说句公道话(一副已经被收买的嘴脸),昨晚看完电影之后在群里也看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自己躺在床上一直也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部电影。是不是说因为删除了6分钟的血腥场面才导致本片的口碑下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是不是看异形就是看血腥场面了?
显然我个人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
尽管本作名字是《异形:契约》,但实际上是《普罗米修斯》的续集,时间线是在初代《异形》的前面,还是前传性质。直接拿本作与正传四部做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更何况正传四部四个导演,后两部水平不忍直视,根本无从比较。所以评价本片的参照物就应该是《普罗米修斯》,副标题的“契约”也是片中飞船的名字,与《普罗米修斯》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加入了“异形”这个主标题,就一下子让观众的胃口吊了起来。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两部应该怎么比较。
IMDb方面,《普罗米修斯》7.0,《异形:契约》6.8。发现没,“契约”口碑略低于前作,但显然还是在“能看”的范围内(豆瓣评分目前没有参考价值,国内没上映,评分都是虚的),不过票房远不及前作,妥妥扑街了。这片北美上映快三周了,评分已经是比较稳定的了。
我想表达的是,身边很多看过点映之后评价比较低的观众,其中会有两种人(“会”,不是“只有”),一种是没看过《普罗米修斯》的,由于本作与前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果没看过真的是可能看不懂,本作开场就是刚完成的生化人大卫与年轻的皮特·维兰德的一段非常有深度的对话,对大卫性格是一个很好的补完,可是我大胆预测有很大一部分观众不知道他们是谁在说什么,这根本不是电影的错;另一种就是抱着来看血腥刺激场面的,诚然这是个很大的卖点,但在我看来,即便是删除了6分钟,影片也不至于“不堪”,我更倾向于用“遗憾”来形容,这里的遗憾是对删减的遗憾。
其实影片本身在故事性方面来看,没有太严重的问题,承接前作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艺术设计方面一如既往的优秀,继续深挖异形起源的故事,一部分悬念设置还是令人满意(这里说的是伊丽莎白·肖的死和大卫的目的,不是最后女主发现的那个,前面剪头发我就猜到了……)。如果抛开“异形”的噱头,主打“《普罗米修斯》续集”这个概念,还有机会能够将观众的期望引导到一个正常的方向上来。
期望这个真的影响很大,这就好比如何评价《提着心吊着胆》。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烂片,是对《疯狂的石头》和《心迷宫》一个低劣的模仿,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个片子的成本只有万元,而且还是年轻导演处女作,那对这片的评价就至少应该提高两个档次。
前后两次出现的瓦格纳的《众神进入英灵殿》,还有拜伦的诗,都在借大卫的视角对人类进行无情讽刺,大卫对人类(包括伊丽莎白·肖)、对工程师族群、对沃尔特的种种行为,通过两部作品都进行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塑造,他才是系列的主角。继任船长欧朗这个虔诚信徒的角色,在影片中都是一个非常不地道的戏谑。如果你没有看懂影片在这一层的核心,而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