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这位科学家,他曾先后获得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光华基金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特等奖2项,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南京市第二届“十大科技之星”称号等奖励。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4研究所原副所长,我国PD火控雷达研究的奠基人——贲德院士。贲德院士生于年4月,自哈工大毕业后,被分配到电子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一待就是近60年,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如果以雷达来划分他的人生,贲德院士的生涯是由三部中国最先进的雷达组成的:第一部:大型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年,贲德离开哈工大进入14所工作,年,贲德就开始承担当时最先进的雷达——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课题研究。年起,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贲德主持和参与了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研制的全过程。14所相控阵雷达没有可以转动俯仰的“锅盖”天线,它的天线正面为平面,有上千平方米的庞大面积,相当于两个半篮球场。天线背后的控制系统设备有8层楼房那样高,隐藏在我国北方的一座大山中。这部“深山巨无霸”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漏警,能探测到几千公里外的空中目标。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这样先进的雷达。年到年,雷达安装阶段,贲德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每年有大半年要呆在大山里,和“巨无霸”在一起。“上山”这个词,不单是任务,而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挑战。贲德院士回忆:“冬天零下20度,山上的寒风像钢针。”年,他主持的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领域的空白。第二部: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这部雷达的挑战更大。年,听说领导又让自己研制最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贲德一度很是犹豫。他坦率地对记者说:“当时甚至想吃老本算了,不一定接这个硬骨头。”当时,飞机上的雷达只能往上看,看不到敌人的低空飞行目标。因为雷达下视的时候,地杂波信号要比任何目标的信号都强得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世界领先的脉冲多普勒技术。小小一部公斤重的PD雷达,价值万美元,是黄金的十倍。贲德院士抱着“提着脑袋保成功”的念头,投入到PD雷达的研制中去。年,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样机试飞成功。这一雷达的诞生,一举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被誉为“争气雷达”。贲德本是个爱运动的人,几乎无球不会,每天清晨起来跑步米,这一习惯坚持了多年。然而就在PD雷达通过国家鉴定的第二天,他就住了院。患了心肌炎,心脏每分钟早搏20多次,在医院一住就是两个月。直到5年以后,贲德的病情才基本治愈。年,贲德主持了十号工程(歼-10A)全波形PD雷达的研制任务,并担任项目总设计师。歼-10A年,十号工程全波形PD雷达试飞成功。这些雷达的研制成功及其装备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军用飞机的作战能力。PD雷达的诞生,打破了外国的长期封锁,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第三部雷达:某新型雷达年起,贲德开始主持一种新雷达研究课题。这种雷达,世界上有实力的国家都在搞,但是都处于研究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如此多的荣誉,但对自己的评价,贲德院士却始终认为“我只能算是个勤奋的人。”贲德院士说:“勤奋是最重要的。虽然说每个人特点不一样,但是一般来说,智力在多数人身上是个常数。同等的智力前提下,勤奋改变结果。”对于机载雷达技术,贲德院士这么看:“要认认真真做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少些浮躁,多些踏实;要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更应具有勇往直前的闯劲!我相信,我国的机载雷达技术一定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年轻人,贲德院士寄以厚望:“第一,做人要有好品德,品德是做人之本,是指导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待人要真诚、勤奋、敬业、博爱、简朴;第二,干事情要有好本事,有了真本事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所谓社会栋梁那就是要有真本事,要立志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成为卓越的工程师;第三,要有好的身体。身体是本钱,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胜任繁忙的工作。”来源:科普中国(Science_Ch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xzzb/1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