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心飞传心电图挑战宽QRS波心动过速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2/6273005.html
栏目介绍

彤心飞传是由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同步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精选回顾

心外膜左心耳切除:房颤合并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新选择?心房颤动Vs心房扑动患者消融术后并发症:哪种手术更高?ARVC的血浆标志物诊断曙光乍现!单纯房扑还需要像房颤一样抗凝吗?新英格兰杂志重磅: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可不再需要持续静脉抗生素治疗便携式空气过滤器对PM2.5暴露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起搏器电极脱位的原因和预防-来自梅奥的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是否增加心律失常和远期死亡风险?

房颤危害再出新证据-亚临床房颤进展可增加5倍心衰住院确定心脏性猝死死亡时间和原因—尸检后CIED程控的应用价值冠状动脉周围脂肪CT值衰减——预测易损斑块新指标?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南中3秒以上长间歇标准是否需要修订?致命的血管“球”——来自新英格兰杂志的病例(附视频)吸入NO治疗心肌梗死,天方夜谭还是石破天惊?多中心回顾研究揭开急性心肌炎的真实临床特征和预后肥厚性心肌病治疗新思路,N乙酰半胱氨酸疗效如何?牙科有创操作会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吗?心电图判断心脏舒张功能,靠谱吗?可逆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也需要ICD植入?关于特发性室颤(IVF)你知道多少?预防对比剂肾脏并发症,碳酸氢钠和半胱氨酸有效吗?合并CKD的心衰患者植入ICD有害无益?真实世界晕厥患者中肺栓塞的发生率究竟有多高?眼见不一定为实!—临床目测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实际测算左心房功能预测卒中神奇!起搏器可以治疗高血压了!智能手表检测房颤不再是梦!家庭贴片式心电图监测在AF诊断中效果如何?—来自JAMA杂志的最新研究

40多岁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因多次出现心悸伴短暂晕厥就诊于急诊科。在急诊室,出现单形室性心动过速(VT)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予以电复律转复。仍继续出现非持续性单形性VT,予以胺碘酮静滴和美托洛尔口服。随后进一步综合评估。完善电解质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正常。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心脏各腔室大小未见异常且心功能正常,没有钆延迟增强。心电图(ECG)如图1所示。

图1患者入院心电图

下步您会如何选择?

A.植入心脏除颤器

B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

C口服I或III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D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诊断: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下一步:B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

讨论:这位患者反复出现伴有临床症状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速。对伴有严重症状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明确异常节律起源点的解剖部位并进行射频消融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或许可以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不确定并存在相关不良反应,电生理射频消融术因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已经成为治疗的首选。流出道室速是一个单形性特发性室速,其诊断需排除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代谢性疾病、心脏离子通道疾病;右室流出道室速占流出道室速的80%,大部分异位起源点位于肺动脉瓣的前部,以及RVOT室间隔的上部;剩余20%是左室室速,其异位起源点通常来自主动脉根部的主动脉瓣区域。体表下壁导联心电图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区R波在V4导联后移行可诊断为右室流出道室速,然而下壁导联伴有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区R波在V2导联前移行,诊断为左室流出道室速。尽管右室流出道和左室流出道的体表心电图不同,但是在心脏电生理检查中需通过电生理标测明确定位。

本例心电图形态提示正常窦性心律(伴有正常电轴和窄QRS波)基础上发生单形性复杂性宽QRS波心动过速。下壁导联出现新发左束支阻滞图形(下壁导联II,III和aVF向上),和心前区R波在V3导联过渡(R波与S波振幅的比例)≥1)。

流出道VT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症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急性终止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和药物(例如,腺苷,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来实现。预防性药物包括IA,IC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可以早期使用射频导管消融(90%的成功率,5%的复发率);适应症包括严重的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肌病,或者年龄较小,及不愿意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特发性VT具有良好的预后,但伴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如果室性早搏(PVC)较多,可能增加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风险。

患者预后:本例患者PVC较多,可以通过CARTO3三维标测系统(Biosense-Webster)进行标测。室性早搏的起源位于位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右冠窦和无冠窦的交界部位。成功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EP结束后VT未能诱发,并且患者术后24小时监测下未出现VT或PVC复发。

来源:JAMACardiologydoi:10./jamacardio..

专家简介

刘彤,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教授,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心房颤动诊疗中心副主任。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医学博士/博士后,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脏起搏与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房颤工作组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心力衰竭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国心脏联盟晕厥学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JACC等SCI杂志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主编及主译英文专著各1部,副主编专著2部。

谷云飞,郑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分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全国委员、海医会心脏重症委员会河南分会秘书、河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射频消融学组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分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心律失常房颤委员会委员,《实用心电学杂志》、《医师在线》杂志编委,洛阳心脏网、循环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sxzb/6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