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是个什么病

很多人都听说过“早搏”这种病,那到底什么是早搏呢?

前面和大家聊过,每个人的心跳都是由窦房结指挥的。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节律,我们称之为“窦性心律”。

心肌在收到窦房结发出的信号后,会产生一次收缩,收缩结束后会进入到舒张阶段,在舒张阶段中,心肌得到了休整,具备了再次收缩的能力,等待着窦心结电信号的再次来临。

而就在下一个窦房结信号未到来的这段时间内,如果心脏上有(窦房结之外的)“某个部位”,先于窦房结产生了一个电信号,并把这个信号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递出去,心肌会在这个电信号的指挥下,“提前”(因为这个信号是早于正常的窦房结信号的)发生收缩,产生了一次“时间提早的搏动”,于是就发生了一次“早搏”。

心脏分为心房(左心房、右心房)和心室(左心室、右心室)两大部分。

先前说过,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的右上角。正常的心跳信号是从窦房结发生并传导到全部心肌的。如果提前发出信号的这个“某个部位”位于心房上的话,就称之为“房性早搏”,而如果位于心室上的话,则称之为“室性早搏”。

所以,早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心脏上出现了一些能够抢夺窦房结指挥权的特殊部位,这些特殊部位的出现,既可以是一些疾病导致的,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也可以是功能失调导致的(比如情绪激动、焦虑、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后)。

一般来说,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早搏,会发生的比较频繁、症状相对比较严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一般比较大。

功能失调所导致的早搏,危害一般比较小,但如果自我感觉症状比较重的话,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跳不规则”,常常会被描述为“跳跳停停、停跳感、心脏乱跳”等等,严重的早搏发生时,有些人还会伴随着“胸闷”甚至“气喘”的情况,但也有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体检时偶然才发现。

无论是否有症状,一旦发现“早搏”,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一次动态心电图的检查,也叫做24小时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以更准确的评定患者早搏发生的情况,包括24小时当中早搏发生的总次数,是否还合并有其他的心律失常,早搏发生的时段是白天或者是夜间等等,通过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医生可以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制定更适宜的治疗方案。

早搏往往是心脏疾病的一个信号,请大家都不要轻视它。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sxzb/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