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心脏“咯噔”一下的经历,这是我们说的心悸,但如果经常性发生,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风险很高,一旦发生室颤(猝死),黄金抢救时间仅有8分钟。樊先生(化名)就遇上了这种情况,医院心内科医生,采用心脏射频消融术解决了问题。近日,樊先生(化名)出现心悸、胸闷症状,连续3天都未能消失,来广医一院医院急诊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樊先生每天有2万多次室性早搏,确诊了频发性室性前收缩。心血管内科医生判断,樊先生有手术指征,决定为其进行电生理检查+心脏室早射频消融术。在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找到异位起搏点,通过导管输入的射频电流,造成靶点发生凝固性坏死,术后患者室早消失。术前频发室早术后正常心电室性早搏是否都很危险?遇到心悸怎么办?有没有根治的办法?咱们接着往下看。室性早搏是什么?发生率有多高?正常心跳是匀速、规律的,每一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心脏电信号传导出现问题后,有些心跳提前发生了,就叫做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心肌细胞过早搏动称为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普通人群在常规体检的心电图检查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为1%,若是进行24小时心电图或更长时间的监测,室早的检出率甚至可以达到40%到75%。随着年龄的增长,室早的发生率也会随之提高,75岁以上人群室早发生率达到69%。室性早搏危险吗?对于室早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是第一位,规避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无症状非危险的室早无需治疗,有危险或有明显症状的室早需尽早治疗。此外,心血管内科也有一些药物用于控制室早,但药物治疗效果差异大。随着诊疗技术的提升,射频消融这一治疗手段在室早的治疗上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达到95%以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室早次数频率越高,异位兴奋点起源越单一,手术效果会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sxzb/1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