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植物五十四莎草

莎草,无法回避的让我写进一个人。

一位写作者,摄影师,记者。目前是一位母亲和人妻。

所有字里行间的气息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沙草。所谓负面和正面也不是我定义她的界限,不按常理出牌决定不会在常规游戏内,用正和负会有因正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如何得知好和坏的真正界限呢?所有因个人情绪带给他人的词汇也是不公正的;她在寂寥的沙地边缘,在潮湿有水的岸边,她没有香气,不会随风飘散,不开艳丽的花,也不会去争奇,这样理智的生长一定要用理智的文字,理智可以为筛,做时间的筛检者,当风刮过后,拾起沉下的精华,当水流过后,查看河床,留存记忆。

她的沙不带草字头,或许她不喜欢植物的柔弱,或许她想说的她是沙中植物的统称,其实莎草本身大多已是生长在低洼潮湿的旱地处,而沙中之草该有怎样的求生欲望?几本相继出版的文字可见一斑,文字里的人不说苦,也没有眼泪,行走在广袤的高原,听经幡呼啦啦的传递祝福,大藏北,尼洋河与玛吉阿米……加错、扎西与卓嘎。而莎草的结构也是独特的,秆丛生,扁三棱形;头状花序球形,具极多数小穗......结构古板细腻,其生长有种沉着冷静的美,显然这里指的是叫做异型莎草而并非清沙草(疏花马蓝),乍看似乎是杂草,实际也是一种杂草,且是园丁见必除之的恶性杂草,在《中华草本》里它另有名曰:香附,因其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也有雅名夫须,《毛诗.小雅.南山有台》中写: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台,夫须也。更有粗名猪鬃草、地沟草,莎草;可见其上得厅堂也可下得厨房,此莎草不逊于沙中之草。想来她是写了别字吗?

沙草的小说写深山沟壑、写高原之风,更写沟壑中的女人与胡子拉碴的男人;沙中之草的坚韧与柔美,沙中之草的漂泊与内心的淡定让文字带着温度与维度,站在沙中吹尽浮尘去读她的文字或许更美也或许更有毒,而莎草无毒,且具药用。

异形莎草

头状穗莎草

莎草:莎草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性辛、微苦、微甘,平。功效分类为:行气药;祛风药。有舒肝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

本草之园

让我们一起认识中草药植物,分享幽幽草药香吧!

欢迎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doers.com/zbyy/8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