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太早搏2万多次,中医一个月降到次,我才明白室性早搏的本质就是血液的瘀滞。
冠心病室性早搏,这是近些年发病率一直在上升的疾病。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跳的太快了,正常心脏跳动都是保持平稳的窦性心律,这心跳要是跳的太猛了,身体就很容易承受不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医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西医是通过射频消融等方式,能见效,但复杂问题总是难免,如何才能真正治疗早搏?
下面我就通过一个真实医案,讲讲中医的方法。
宋女士,看诊时60岁,因频发早搏1个月前来就诊,时常有心慌、胸闷。
睡眠不太安稳,胸前区容易出汗,睡眠浅容易醒,每天早上起床后,脸部和双眼的上眼睑浮肿明显,活动后会有所减轻。
不过患者胃口还挺好的,大小便都很正常。这就是个挺不错的指标了,因为这吃喝消化可以说是身体最基本的工作了,如果这都做不好,那身体就太垮了。
刻诊: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结代(脉搏跳动时有间歇和终止、脉律不齐)。
患者做的心电图显示,24小时内出现了次室性早搏!
这该如何是好?
其实,室性早搏的本质就是血液的瘀滞状态导致的微循环障碍。
血脉瘀滞不通,则心肌的供血供氧就会受到影响,心肌细胞一旦损伤及代谢紊乱,就会引起心肌应激性增高导致缺血心肌细胞产生不均一电活动,就会引起室性期前收缩,这就形成了早搏。
打个比喻,你就想象成,给心肌细胞运送血液、氧气的通道被堵了,心肌细胞不能正常工作了,产生了一种“电活动”,会导致心脏提前收缩,这就形成了早搏。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血脉瘀滞的状态打通,就能改善早搏。
因此,治疗就要活血化瘀、祛痰,组方:瓜蒌、薤白、清半夏、陈皮、川芎、丹参、水蛭、三七、甘松、柴胡、郁金、苦参、黄芪、当归、赤芍、白芍、生龙齿。
痰淤互结,自然胸闷、胸痛,痰淤扰动心神,则心慌、失眠。
以瓜蒌、雍白、半夏、陈皮祛湿化痰。
川芎、丹参、水蛭、三七理气活血化瘀,甘松行气定悸,苦参清热定悸。
柴胡、郁金再配上黄芪、当归、白芍,补气养血,气血充盛,脾胃得养,能制约肝木旺盛,起到疏肝健脾的功效;
又因患者睡眠浅、易醒,加上龙齿,能安神助眠。
复诊时,患者很高兴的告诉我,用药的这段时间里,感觉胸闷、胸痛的情况明显减轻,面部浮肿问题也都消失了,睡眠质量大大提高了。
1个月后,患者再查心率,24小时室性早搏已经大幅减少到次,状态恢复的非常不错,便续服1个月继续观察。
总的来说,中医对室性早搏问题的治疗,有着专业、有效的方法,在对症用药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